欢迎访问北京卫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官方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今天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栏目直通车
热点新闻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蝇类
        时间:2021-04-02   点击:804
        我国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以习近
        时间:2020-05-16   点击:784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时间:2020-04-30   点击:747
        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
        时间:2020-04-30   点击:744
        病媒生物感染病原体采样规程鼠类
        时间:2019-06-11   点击:740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鼠类 蚊虫 蝇类
        时间:2020-08-14   点击:735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农业植...
        时间:2021-04-22   点击:72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时间:2020-04-30   点击:712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金融监管总局:防范“AI换脸拟声”等新型电信网络诈骗
发布时间:2024-07-29    浏览次数:181

  记者日前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获悉,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诈骗手段快速翻新,迷惑性不断增强,严重侵害公众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为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风险提示,提醒广大群众警惕花样翻新的骗局,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包括“共享屏幕”类诈骗、“AI换脸拟声”类诈骗、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如“AI换脸拟声”类诈骗。不法分子以“网店客服”“营销推广”“招聘兼职”“婚恋交友”等为借口,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联系消费者,采集发音、语句或面部信息。利用“换脸”“拟声”等技术合成消费者虚假音频、视频或图像,模拟他人声音或形象骗取信任,以借钱、投资、紧急救助等借口诱导其亲友转账汇款,或提供银行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随后立即转移资金。此外,不法分子还可能对明星、专家、执法人员等音视频进行人工合成,假借其身份传播虚假消息,从而实现诈骗目的。

  诈骗形式不断演变翻新,伪装性越来越强,群众稍有不慎便遭受经济损失。为保护广大群众合法权益,强化反诈意识、提升反诈能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示广大群众:不盲目不轻信,不贪小利防骗局;拒绝“共享屏幕”,保护信息防泄露;转账汇款严把关,谨慎操作护财产;正规渠道保权益,遭遇诈骗速报警。


下一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全面推动基础设施REITs常态化发行上一条:海关总署:明确高级认证企业主动披露违规行为有关事项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北京卫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2018-2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8MA01QEAG2B     联系电话:400-806-5675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2021010765号-1      政策指导文件:人社部发〔2017〕68号文件